全城7x24小时免费上门,您的生活服务帮手
在汽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,始终保持着螺旋式前进,新的设计,新的功能,新的配置,新的理念不断验证,不断进步,推动汽车更加舒适,更加安全,更加强大。
当然在汽车发展过程中,也有一些新的进化饱受争议,在倒退还是进步的争论中进退维谷,最典型就是物理按键的取消。
迅速消失的物理按键
十年之前,汽车内饰布满了各种物理按键,也是驾驶员和汽车交互的主要沟通方式,一般车辆越高级,越豪华,物理按键就越多,就越丰富。
但是随着特斯拉引领的中控大屏融合各种控制功能,物理按键就像艳阳下的积雪迅速消失。
特斯拉是这场 “去物理按键化” 运动的先锋。
大约十年前,特斯拉将汽车定义为“可移动的平板电脑”,Model 系列搭载的巨大平板显示器,直接取代了物理按键和旋钮,开启了汽车内饰的触摸屏时代。
在榜样的带领下,各大品牌纷纷效仿,中控的尺寸越来越大,物理按键越来越少。从表面观察,这似乎是汽车内饰革命性的进化。从视觉效果上观察,取消大量物理按键后,内饰变得更加简洁、干净,符合消费者,尤其是青年消费者对于简约美学的追求。
从成本角度考量,一个触摸屏就可以融合众多功能,一个域管理模块就可以管理灯光、空调、门窗、车窗、影音等等,可以大幅度减少线束布置,大幅度减少模块结构,大幅度减少物理按键和旋钮,不但可以大幅度降低成本,同时在内饰布局方面更加自由灵活。既降低了物理成本,也提升了设计效率。
以特斯拉 Model 3 为例,改用极简内饰之后,把车灯、后视镜、空调、门窗、娱乐系统全部集成在中控触屏,物料成本比竞争对手大幅度降低 。
更重要的是,随着国产新势力进入,智能语音控制迅速普及,又进一步勒紧了物理按键的绞索。以蔚来、小鹏、理想为代表的新势力,依托 AI 算法和语音识别技术,实现了 “动动嘴巴,就能控制车辆” 的全场景语音交互,给本来已经几乎装入棺材的物理按键,又狠狠订上几颗钉子。
物理按键难以取代的优势
不过,对于大部分消费者,其实无论触屏还是语音控制,都远远取代不了物理按键的价值。
在实际使用中,触摸屏的层层目录,以及居高不下的误触率,在让内饰更加简洁的同时,给驾驶者带来新的烦恼。据美国汽车协会(AAA)基金会分析显示,车内触屏可能会让驾驶员分心长达 40 秒。语音控制虽避免了视觉干扰,却暗藏新的隐患。研究表明,语音指令的反应时间受环境影响极大,在暴雨倾盆的行车途中,雨声与车辆噪音会使语音识别准确率下降超 30%;当后排乘客休息时,驾驶员压低声音发出指令,系统识别成功率不足 50%。
相比之下,物理按键的盲操优势无可替代。在驾驶过程中,当需要调节音量、切换驾驶模式时,驾驶员凭借肌肉记忆就能快速定位并操作,全程无需视线离开路面。例如调节空调风量,物理旋钮轻轻一转就能完成,耗时不到 1 秒;而语音指令说出 “将空调风量调低一档” 到系统执行,平均需要 3 秒。紧急情况下这 2 秒的差距,可能就是安全与危险的分界线。更重要的是,物理按键不存在信号延迟、系统卡顿等问题,这种 “零学习成本、零容错风险” 的交互逻辑,是触屏和语音识别无法触及的高度。
物理按键重新回归
一方面是新能源汽车对于取消物理按键的态度越来越坚决,一方面是消费者对于物理按键的感情越来越强烈,部分车企开始重新审视车内操控界面的设计。
大众汽车便是一个典型例子。过去几年,大众曾经态度激进取消物理按键和旋钮。比如,大众在屏幕下方加入触控滑动条来调整温度和音量,并用触摸面板取代方向盘上的传统按键,这些设计改动引发了用户的质疑。2025 年,大众汽车公开表示,大众将在车内重新引入物理按键,包括在屏幕下方加入五个最常用功能的物理按键,方向盘按键也将回归物理设计。
无独有偶,即将正式发布的丰田全新一代 RAV4 也在一定程度上回归物理按键。虽然其整体内饰依然具备科技感,但在一些常用功能区域,如空调控制区,保留了物理按键和旋钮。这种设计调整既能满足消费者对于便捷操作的需求,又兼顾了内饰的科技氛围,可能将成为未来内饰设计的发展趋势。
需要指出,未来汽车内饰操控界面的发展,绝非简单的 “非触屏即按键” 的二元对立,更大可能是取长补短,强强融合。一些必要的,常用的功能,依然保持物理按键的存在,一些非高频率使用的功能,可以采用触屏或者语音控制,从而实现简洁内饰和方便操作的功能融合。
写在最后
显而易见,汽车行业正在经历一场关于汽车按键取消还是保留的的大讨论。其实我们呼唤物理按键的回归,不是简单的复古与倒退,而是在经历了大屏触控与语音交互的热潮后,基于安全、便捷等多方面因素的理性选择。在大众和丰田之外,我们也期望更多品牌可以迎合用户的呼声,基于安全便捷的考虑,让必要且关键的物理按键重新回归。
2025-05-23 02:31:46
2025-05-23 02:31:46
2025-05-23 02:31:46
2025-05-23 02:31:46
2025-05-23 02:31:46
2025-05-23 02:31:46
2025-05-23 02:31:46
2025-05-23 02:31:46
2025-05-23 02:31:46
2025-05-23 02:31:46